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紧扣师范特色鲜明的区域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目标,抢抓集成电路封装测试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建设、电子信息专业博士学位点立项建设和学术型硕士点建设机遇,高起点谋划、高标准推进学院高质量发展,推动“三抓三促”行动进一步走深走实。
乘学科专业调整优化之东风,积极深化新工科建设。坚持以区域需求为导向,不断优化专业结构。以新工科建设为引领,持续推进应用型专业(群)建设,结合天水本地集成电路和电工电气产业发展优势,重点做强电子信息工程与电气工程专业。积极培育和申报国家级专业、省级一流专业、强化课程建设,培育高水平师资团队,铸实专业内涵,冲击省级和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对学校的贡献度。
紧抓学科建设龙头,抢先布局新增学位点。依托学校教育部工程中心建设,积极筹备电子信息专业博士点建设。发挥教育硕士学科教学(物理)培养优势,积极申报物理学、电子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学硕。主动服务甘肃省“四强”行动战略和天水电子工业和电气工业发展,重点打造能源动力专硕。做强甘肃省高校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研究院和微电子产业学院以及教育部工程中心建设,积极论证申报国家级集成电路封装测试产业研究院。全力打造以研究平台为基础、学科建设为龙头、人才培养为根本,布局合理、相互促进的良性发展模式。
深化校企合作,做实科教产教融合。依托现有省部级科研平台,借助天水集成电路产业聚集优势,进一步强化校企合作,在解决企业核心关键技术过程中做实科研平台。进一步优化“华天人才班”培养方案,做强微电子产业学院建设,推动实践教学软实力建设,积极探索申报电子信息国家级产业学院建设,构建全方位协同育人新局面。
坚持多措并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积极组织学生参加专业技能认证、教学或专业技能大赛等,坚持开展电源、传感器等方向校内项目化培训,选拔“待得住、肯钻研”的学生进入老师科研实验室跟学,组织选派优秀学生赴兰州大学和哈萨克斯坦相关专业学校学习,邀请陕西省特聘教授、陕西科技大学张晓斐教授等知名专家来校作学术讲座,精心筹划开展第一届“计算机文化”节,多渠道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和综合竞争力。
审核:赵小宁
责编:周绪境
编辑:黄亚珠
编审:罗文研